一直想写这个话题,却觉得底气不足,因为我没有能力真正走进美国人的家庭。一直觉得这个问题敏感,因为在30年前,我曾听过美国“性解放”,婚姻与家庭生活苦不堪言的宣传。一直信守中国道德伦理的传统观念,以为中国人最重视亲情,最有家庭观念,婚姻也最讲责任,道德的水准最高。
来到美国住了一阵子,我在动摇原来的自以为是,我在羡慕老美的婚姻、家庭和生活方式,甚至被他们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所深深的感染着。甚至我在认为,美国人对待婚姻和家庭的基本态度,不失为一面镜子,折射出我们发展中国家的问题,面对人家的生活,我们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,当汗颜。我的朋友不是美国人,因为来的时间久了,生活也就基本上美国化了。从他们一家的状态,我看到美国社会对婚姻、对家庭、对事业、对子女、对幸福和责任的基本态度。细细品味,与我们今天的状况或有极大地区别。
对于美国人,家庭是人生隶属的最核心的组织形式,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家庭比事业更为重要,少有人认为工作单位比家庭更为重要,为了工作而牺牲家庭,被认为是不可理喻或者令人费解。我们看到,绝大多数家庭的男主人,都严格按照“朝九晚五”的方式工作,早晨吻别家人去上班,晚上开车急忙赶回家与家人团聚,开心的下厨然后与家人共进晚餐。在外面应酬客户或者聚会朋友,会是非常偶然的事件,会让家人感到今天很不一样。每个家庭的夫妻,生活在一起的前提是相爱,是忠实,是信守对爱人、对家庭承诺。夫妻共同承担家庭义务,共同养育子女,共同创造家庭的和谐与快乐。即使男人在外为生计所奔波,回到家一样做家务,带孩子。夫妻和孩子要得到爱,互相给与和接受。不爱了就理所当然的分居和离婚,而不会为了什么面子,什么名声,凑合着过一种有名无实的婚姻生活,不会因为责任而牺牲爱情,让任何一方忍辱负重或忍气吞声。他们不认为夫妻的离异有什么不妥,不爱并不等于不负责任,任何一方的责任都受到法律的约束。据说美国的离婚算是很习以为常的事,但当他们处在婚姻状态时,必须以爱为前提,必须要幸福,否则就平静而离。家庭对于美国人显得重要,还在于他们有太多的方式,体贴入微的经营着家庭的幸福,除了他们每天在一起的生活厮守以外,对于任何的节日、假期,美国人都会精心设计,确保与家人在一起度过,即使是每周的两天周末休息,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安排举家出动的活动,外出购物,野外露营,参加教会的聚会等等,丰富多彩且乐此不疲。孩子们的兴趣活动被爸爸妈妈看做十分重要的事情,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与之分享,无论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,还是在黄昏的球场边,随处可见爸爸妈妈的热情陪伴。美国的家庭充满着民主的气氛,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,很像是要好的朋友,孩子们按照不同成长的年龄段,不断扩大和享有自己的权利,自己选择任何正当的、喜爱的学习和生活内容,选择向往的学校和专业,自主适度理财,参加喜欢的社团组织活动,结交喜欢的朋友等等,都不会被父母强行干涉,反而会得到分享。因为美国人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、认为孩子与大人平等,首先是得到尊重。在美国,没有那么多专为人们不回家准备的餐饮娱乐场所,没有满街毛豆花生和啤酒的“大排档”供哥们儿畅饮;没有或明或暗、灯红酒绿的练歌房、洗浴中心和美发厅供“厌家”的男人们消遣;没有那么多睁眼闭眼,容忍不忠的男女“包二奶”或过重婚的日子,更没有那么多为了责任和面子,忍气吞声坚守着没有爱情、甚至长久见不到对方的婚姻。
在中国,还有几个男人到点回家陪老婆孩子吃饭?还有多少对夫妻总是形影相随,恩爱如初?还有多少家长宁可放弃工作,也要去分享孩子的成绩和快乐?中国的家平日是冷清的,过年时是热闹的,最美好最感人的语言都被中国人说尽了,可是除了过年以外,婚姻的经营,家庭的养护,我们都太忽略平常,太重视应酬,太粗心大意,太吝惜付出了。我似乎觉得,最有人情味、最主张责任感的我们的中国,离婚率可能不如美国高,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家庭生活比人家好,有多少人过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和家庭生活?有多少人在已经死掉、烂掉的爱情和婚姻里苦熬苦忍,连挣扎的勇气也没有。有的女人即使是离了婚,还要为孩子厮守空房,忍受孤寂无奈的日子,真是对独立人格的一种残忍践踏。想到自己的一生,家庭远没有成为一个难舍难离的温暖的小巢,说严重点几乎就是一种形式存在着,尽管我不是个男人,应该更多承担家庭的维护师,可我一辈子以事业为重,与男人为伍,以拼搏奉献为荣,常常以为家庭是一种负担,我给予家庭的太少太少了,我欠亲人和孩子的太多太多了。
中国和美国,家庭观念不同,谁的幸福谁知道,谁的痛苦谁也知道……来到美国小住,审视老美家庭,对比中美婚姻家庭观念,我也在反思与检点之中......
文章来源于:北京的月季-新浪博客